绿动未来:垃圾电厂里的全民环保课堂

//index/duty/esgnewsinfo/6056.html

2025-09-01    来源:金沙js3833能科

从“垃圾围城”到公益破局:环保教育的初心启程

城市化进程中,生活垃圾“围城”困境日益凸显。徐州鑫盛润垃圾电厂虽以先进技术实现年处理垃圾超80万吨、发电4亿千瓦时的亮眼成绩,让徐州生活垃圾实现零填埋,却面临公众对垃圾处理技术认知模糊、青少年环保教育资源匮乏的现实难题。秉持“零门槛开放、全公益投入”理念,电厂启动“绿动未来”项目,免费向社会开放厂区,搭建环保教育阵地,用公益力量打破环保知识壁垒,开启全民参与的环保科普之路。


零门槛开放:搭建全龄段环保学习平台

图1

项目以“全民可参与”为核心,构建全龄化接待体系。每周五固定开放日里,针对不同群体定制专属路线:为政府单位聚焦技术监管与政策研讨,为社区居民详解家庭垃圾分类实操,为中小学生设计“垃圾变废为宝”研学之旅,为大学生开设环保技术专业课程。这种“按需定制”的开放模式,让环保知识不再局限于特定群体,真正实现了环保教育的普惠性。

 

场景化探秘:让垃圾处理技术“看得见”

图2

厂区化身沉浸式科普课堂,核心区域变身环保教育现场。徐州鑫时尚垃圾分类科普馆与生产车间无缝衔接:透过卸料大厅全景玻璃,可实时观察垃圾抓斗作业与预处理流程;观景走廊让公众近距离接触锅炉、汽轮机等设备,直观理解焚烧发电原理;烟气净化区用实物模型动态演示二噁英捕捉、酸性气体降解技术;资源成果区展示炉渣透水砖、渗滤液净化成果,更能亲手测试炉渣砖抗压强度,让“垃圾变资源”从概念变为可触摸的现实。


互动式课堂:在实践中播种环保理念

图3

环保工坊里,趣味互动让知识“活”起来。智能盲盒拆出垃圾分类知识点,绘画投影让作品“二次重生”传递循环理念,废旧材料DIY变身为创意手作;环保骑行体验通过能量转换比拼,将绿色出行理念深植人心。针对不同群体的课程体系更具针对性:中小学以趣味科普为主,大学侧重专业实践指导,社区强化技能培训,政企合作深化政策技术融合,让环保学习既有深度又有温度。

 

星火成炬:环保教育的多维成效绽放

图4

项目实施以来,年接待参观者超1700人次,开展科普活动20余次,覆盖政府、社区、学生等多元群体。周边社区垃圾分类准确率显著提升,“垃圾是放错的资源”理念深入人心;900余名高校环保专业学生在此获得实践指导,部分毕业生投身环保行业,为产业注入新生力量。“绿色联盟”的建立更推动政企校跨领域协作,成为垃圾处理企业环保公益的示范样本,让环保正能量持续扩散。

 

未来,电厂将开发“环保积分”小程序量化公众贡献,联合高校设立“循环经济研学基地”,推出“环保职业体验日”;计划串联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设施打造生态教育路线,建立政企民协同机制。“绿动未来”将继续以教育为帆、公益为桨,让环保理念如星火燎原,照亮全民低碳生活的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