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核電成立國内首家生物質發電工程研究中心
我國生物質直燃發電資源利用量大、環節少,同時國家出台的電價補貼等一系列政策,推動着生物質直燃發電快速發展,成爲近年來我國生物質能開發的主要形式。據悉,這是目前國内首家揭牌成立的生物質直燃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我國國内第一座“灰色稭稈”和第一座“黃色稭稈”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均由“國家核電”山東院設計。
直燃發電是通過專用生物質燃料鍋爐直接燃燒農林廢棄物或木材加工剩餘物産生蒸汽用來發電的技術,在國外已有十餘年的發展曆史,在丹麥、瑞典等北歐國家已成爲國家供電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以鍋爐和燃料系統爲中心的設備制造技術已非常成熟;以燃料調查爲中心的電廠規劃論證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以燃料收集、存儲、運輸爲中心的電廠運營管理形成了符合本地特點的社會化模式。
2006年12月,“國家核電”山東院以EPC總承包模式承攬的國能單縣生物發電項目是國内第一個生物發電綜合示範項目。項目投産順利入選“2006年國家能源發展十件大事”和國家電網公司“2006年度十大新聞”。單縣生物發電工程“新設備、新材料、新技術、新工藝”的應用和“EPC總承包”先進項目管理模式的采用得到了充分肯定,被國家發改委授予“國家生物質發電示範項目”,榮獲全國優秀工程設計獎、第四屆全國優秀工程總承包“銀鑰匙”獎、電力行業優秀工程勘察設計一等獎、“中國電力優質工程獎”等重要獎項。
2007年10月,“國家核電”山東院設計我國第一台以小麥稈、玉米稈等“黃色稭稈”爲燃料的生物質直燃發電項目―國能河南浚縣項目并網發電,實現了我國以小麥稈、玉米稈爲燃料的黃色稭稈生物質直燃發電機組建設工作的新突破,填補了國内黃色稭稈直燃發電的空白。
近年來,“國家核電”山東院陸續完成生物質直燃發電可研26個,初步設計17個,施工圖11個。其中投産發電的項目10個,投産總容量占國内已投産生物質發電總容量的近70%。山東院已掌握生物質直燃發電工程規劃、設計、設備參數選擇和制造要求的核心技術,處于國内同類技術設計行業的領先地位。
據介紹,生物質直燃發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将緊密結合工程實際開展研究工作,研究成果直接應用于工程建設,以期成爲山東省乃至全國的生物質直燃發電領域資源評價、項目論證、技術研究、工程設計和咨詢的基地。中心将以市場需求爲導向,以國内外經驗和技術爲基礎,充分發揮自身優勢,研究與實踐并重,推動相關技術的發展并緻力于标準化、規範化建設,通過項目開發、技術示範和成果推廣服務,推動國内整個生物質直燃發電事業的發展。